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程 > 正文

8次“新年第一课”,总书记讲了啥?一起来做学习笔记

他们在基层社会师儒合一,行政治理的同时采用儒家思想教化地方,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应。

儒家文化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宽容和文化共享,就是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与共、天下大同。官方长期对宗教持否定态度,对人类社会重要的宗教文化现象不能正确处理。

8次“新年第一课”,总书记讲了啥?一起来做学习笔记

对天命不存疑虑,因为天命为人难以抗拒的力量,只能通过修身以应之——这就是立命。血缘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一种社会关系。事实上20世纪以来我们一直把儒学仅仅作为一种书斋里的学问,儒学的研究与研究者的生命状态和人生追求无关,这样的儒学研究只是学术意义上的,永远不可能实现儒学的真正复兴。近代以来人类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,20世纪以西方世界为主,发生两次世界大战,造成了人类史无前例的灾难,二战以后虽然再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大战,但几乎每天都有规模大小不同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,持久和平仍然是人类的渴望和理想。[18]贺麟:《儒家思想的新展开》,《文化与人生》第11-12页,商务印书馆1999年。

[⑤]《费孝通文集》第14卷,群言出版社 1999年,第197页。而在中国,个人私产关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,从氏族直接发展到国家,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。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话似乎是说浅近,但所说的道理贯通上下。

变齐而至于鲁,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修身为首要。今天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,经济科技的发展使不同种族、不同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前提正已,正己才能正人。

汉代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就用孔子的说法解释政,正也。曰:‘既富矣,又何加焉?曰:‘教之。

8次“新年第一课”,总书记讲了啥?一起来做学习笔记

只有这样,才能得民心。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(《论语·子路篇》)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,是有深刻的思想价值的。子曰:‘庶矣哉!冉有曰:‘既庶矣,又何加焉?日:‘富之。这样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宽猛相济,德刑并用,才能有和谐的政治。

《中庸》引孔子的话说:舜其大知也与?舜好问而好察尔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有用其中于民。人人从事劳动,社会成员平等地享用劳动成果。他引用二程的话说孔子这一段话虽然浅近,当时的各诸侯国君果然能够做到,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诸侯国治好。郑国多盗,取人于萑苻之泽。

周公曰:后世必有劫杀之君。文武之道,本意是指周文王、周武王之道。

8次“新年第一课”,总书记讲了啥?一起来做学习笔记

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(《论语·宪问》) 子曰:桓公九合诸侯,不以兵车,管仲之力也。《论语·子路》载孔子说: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。

刚而能柔,柔而能刚,宽猛相济,政治乃可以成功。齐一变至于鲁,由霸功变为王道也。在处理政事的方式上要德刑并用,宽猛相济,才能有和谐的政治。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(《论语·子路篇》),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得民心,这样就能使近处的老百姓因受其惠泽而喜悦,远处的老百姓能慕名前来归服。所以为君不君,为臣不臣,乱之本也。

认为刑、政是实现治的辅助方式,而德、礼则是实现治的根本的,而德又是根本的根本。顾炎武把齐变至鲁,鲁变至道与道(导)德齐礼,道(导)政齐刑对应起来,意思与朱熹差不多。

而他所处的时代则是王道衰微,霸道兴起的时代。《论语·为政篇》载孔子说: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

这三句话,五个要点,如果推衍到极致,古代圣王尧舜禹的理想之治也只不过如此罢了。《论语·季氏篇》: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载:郑国执政子产死后,子大叔为政,不忍猛而宽。国家虽另有庠、序、学、校之教育机关,而政治社会之本身实不异一培养人格之伟大组织。君子心怀法度,小人却心图恩惠。这段话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为政之道。

如果天下能平,大同社会就不远了。近代论政治之功用者不外治人与治事二端。

在礼刑问题上,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,不得已而用刑,必须慎用。其为教,古有礼然后有刑,是以刑省。

孔子认为,治国首先是修内政,内政搞好了,再以文教和德政影响感化远处的夷狄,使他们来归附。孔子说:君子心怀道德,小人却想着田土。

北辰居天空之中,与地球北极相对,众星环拱,古人即以为宇宙以北辰为中心,很好地象征为政以德的力量,其具体含义就是为政以中的中道政治。小的方面就是指做官,处理政事。这就说得很清楚,齐为霸政,鲁行王道,结合《礼记·礼运篇》王道对应小康,大道是指大同,所以鲁一变至于道就是指由小康变为大同。这在今天看来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。

子张曰:何谓惠而不费?子曰: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君子无众寡,无大小,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子张曰:何谓四恶?子曰:不教而杀谓之虐。鲁一变至于道者,由小康变为大同也。

体现为具体原则有:在经济上,财产公有,这是大同社会的经济基础。这里的君子,是指贵族统治者,说他们念念不忘德与刑,分明是主张德刑并用,以德为主是治国之上策。

(《论语·颜渊篇》)在古代,政字亦通正。如何具体落实德治?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,加强道德礼义教化,尊五美,屏四恶。

有话要说...

最新文章